日本遷京於京都後,開啟了平安時代的風華,一直到明治維新後,日本皇室一家的居所才改至東京御所的皇居。
兩年前的蜜月之行,我們只在廣大的京都御苑裡走到快鐵腿,無緣進入御所範圍內,目睹真正的皇居。這次在出發前看了”京都散步地圖”,發現御所是可以入內參觀的,但需要事前預約,手刀上網查詢,卻發現網上預約時間已過,只能直接去宮內廳的辦公室預約。參觀行程早上(10:00)及下午(15:00?<--不很確定)各一場,需在開始時間前二十分鐘報到,京都車站觀光案內所的伯伯建議我們提前三十分鐘去辦理預約。可是帶著老虎頭,我們9:25才搭上烏丸線,9:35抵達今出川站的月台,我拔足狂奔衝往宮內廳辦公室,氣喘吁吁地跟洽辦小姐拿申請表格,完成預約程序(護照必備)。預約完成安心的走出辦公室,正好和推著推車的瘦蒲會合,一家三口才緩步走向參觀者的出入口,清所門。門前會有宮內廳警衛檢查護照和預約單,門旁可以索取簡介摺頁,有英文、簡體中文可以選擇,與其他同梯參觀者在休息處集合,邊觀看御所內部建築的簡介影片,邊等待導遊。
我們的導遊是位優雅女士,英文發音很不錯,只有些微的日本腔,基本上除了專有名詞和一堆日本發音的天皇名字之外,我可以聽得懂至少九成五,像我這樣日文程度幾近於零的各位,英文導覽是你不錯,且唯一的選擇 XDD。
按照導覽路線,我們一路走過:
宜秋門
御車寄
諸大夫之間(梅之間)
諸大夫之間(鶴之間)
諸大夫之間(虎之間)
新御車寄(目前皇室仍在使用的出入口)
(美女導遊XD)
承明門,紫辰殿
建禮門,他國元首拜訪時的出入口,上一個走過的是小布希 XD
檜皮葺屋頂模型,由檜木樹皮層層疊置而成,易塑型且防水佳,然所費不赁,故一般只在皇居或神社建物中得見。
清涼殿,面東,夏季會山風吹入,故名清涼殿,是天皇日常起居之處。
可以看到新舊屋頂替換的邊界,另一邊舊的部份仍在等預算編列中。
蹴鞠之庭,古代貴族的一種踢球遊戲
在蹴鞠之庭的南邊,是平安時代的推門和格子窗型式。
在蹴鞠之庭北邊,是後期的拉門型式。
除了導遊講解外,我自動腦補源氏物語(漫畫)裡的內容,像是紫辰殿、清涼殿、蹴鞠之庭等等,都讓我有一種身處漫畫場景的興奮感,然而,真正讓大家此起彼落的驚呼,是看到御花園內盛開的枝垂櫻。
滿足的告別導遊,瘦蒲提醒我要不要去上廁所,我覺得還好,但腦波很弱的聽到瘦蒲說: “這是御所的廁所耶”後,就決定還去”不虛此行”一下,果然,這個決定是對的,因為我在女廁所遇到了人生第一次遇到也是此行唯一一次遇到的─音姬!!
出了御所,御所北面的櫻苑枝垂櫻也雪白怒放著,看得我們眼花瞭亂,暈陶陶的。
走回今出川站,這才有心思發現剛來時路上有趣的街景 XDD
XDD
告別飯店,告別京都,我們坐上往新大阪的JR列車,大阪阿卡將! 我們來了!!